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安庆师范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学校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学校第二次党代会肩负着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统筹规划、引领发展的重要使命,既要全面总结过去五年来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取得的好成绩、形成的好经验,也要认真研判新形势、应对新挑战,为学校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擘画蓝图。为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召开,特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报道。
自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思政课建设为重点,以社会服务为抓手,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2021年6月,校领导看望慰问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毕业生并合影留念
突出政治站位 党建引领有力
聚焦铸魂,抓实思想教育。着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支部先后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等集中学习和研讨300余次,广大师生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
聚焦研究,抓实理论阐释。成立“安庆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与《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联合创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术笔谈”专栏,学院教师在《光明日报》《学习时报》《安徽日报》等刊物发表理论阐释性文章100多篇。
2020年9月,校党委书记许继荣调研指导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聚焦发展,抓实组织建设。学院党委将党建融入学院建设各项工作中,助力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互融共进”,做好做活“党建+业务”新文章,持续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统筹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修订完善党建工作制度23项,着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院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研究生党支部被评为全省高校样板党支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案例被省委宣传部评为“首届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并在全省推广,文化育人项目被评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安徽省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判”“守正创新”等多个工作室被评为安徽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涌现出了 “安徽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优秀辅导员”、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奖等先进典型人物。
突出固本培元 内涵建设有力
推进学科发展。学院以建设安徽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建设学科平台整合资源,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动态调整,2018年,学院获批为安徽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在2017年、2018年“软科”全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进入前50%。20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
强化专业建设。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2022年,学院以专业认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深化综合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在校生从250余人增加到650多人。
2018年6月,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史理论论坛”
注重学术科研。学院多维度搭建学术研究平台,承办、主办研讨会或论坛6场次,其中,全国性会议或论坛3场,全省会议3场。学院新增各类科研项目4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安徽省社会科规划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8项。出版著述13部,在《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全省高校社科联“三项课题”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突出关键课程 教学改革有力
对标对表,着力推进我校思政课标准化建设。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入推进“三全育人”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着力推进思政课建设,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基本精神贯穿融入到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等制度。
2022年8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闵永新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
守正创新,着力深化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学院学科建设与课程创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以“理论认知?信仰认同?知行合一”为教学理念,建立价值引导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课堂讲授与社会实践相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融合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有5万余名师生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全校所有专业和学生中的全覆盖。学院先后承担思政类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6项,省级“三全育人”暨思政能力提升项目30余项,批准经费450多万元;改革与研究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思政课建设改革成果得到安徽省委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充分肯定。
量质兼顾,着力配齐建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学校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通过招聘、内培、外引等多种方式增加专职思政课教师27人,培养正高职称教师5人,副高职称教师12人,多名教师荣获“省级教学名师”“省级线上教学名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思政课模范教师提名奖和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突出人才培养 服务社会有力
推进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野关照人才培养工作,直面学生的全面发展,瞄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校“3310”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框架下,以“理想?本领?使命”为基本内核,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抓住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生活社区和网络社区等五个关键场域,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价值引领?能力提升?行为塑造?评价改进”四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效果突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获得省校级表彰21项,学生获得省校级荣誉称号283项。
2020年7月,央视新闻报道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主动请缨从事志愿服务事迹
打造学生自我教育组织。学院依托雄厚的专业资源,着力打造“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青年新声宣讲团”“敬敷思源服务队”三支学生团队,形成从研究到宣讲再到实践三位一体的学生自我教育体系。其中“青年新声”宣讲团面向校内师生、政府机构、域内学校、社区村落、网络空间等开展宣讲132场(次),线上线下宣讲辐射10万余人,各级媒体刊发宣讲团新闻报道161篇次。
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建强安徽省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究中心,强化咨政服务功能,疫情防控研究成果被中央办公厅《信息专报》单篇采用。安徽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安徽省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安徽省双减工作调研报告等25篇调查报告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全文采用,安徽省思政课改革创新调研报告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局调研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有1篇咨政报告被省领导批示。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深入学习宣传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干劲推动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马克思主义学院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新篇章。(撰稿、摄影:叶超群等 编辑:范龙超 审核:邹斌 陈秀)